梅州试点打造森林可持续经营现代化国有林场
位于兴宁市水口镇境内的梅州梅州市国有水口林场,始建于1958年,试点森林总经营面积1191.4公顷,打造代化森林覆盖率达88.7%,可持活立木蓄积量4.49万立方米。续经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营现浪潮中,水口林场以省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为契机,林场探索兼具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梅州现代化国有林场发展之路,通过系统性改革与科学经营,试点森林努力打造成为岭南山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打造代化示范样本。

破立并举
试点改革激活生态潜力
2023年12月,水口林场被广东省林业局列为省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单位。续经以此为起点,营现水口林场全面推进经营模式转型。林场针对桉树种植历史遗留问题,梅州2024年3月,林场完成桉树种植企业退出工作,为森林质量提升腾出1191.4公顷发展空间。

“退出不是终点,而是优化的起点。”水口林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木材战略储备与生态功能提升双重目标,林场创新采用“乡土阔叶混、针阔混、针叶混”的多元混交模式,重点培育楠木、刨花楠等乡土大径级树种,同步规划建设融入岭南生态文化元素的小微湿地,构建“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复合型森林生态系统。
精准施策
项目驱动提升森林质量
近年来,水口林场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目标,扎实推进绿美梅州生态建设,聚焦生态修复治理,相继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20770亩,完成14公里中片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及26.1公里防火林带通道维修,全域开展有害生物防治,治理松材线虫病738.3亩,形成稳定的生态防护屏障;同时,林场精心编制《2024-2025年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项目作业设计》,为后续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提供了系统科学的实施指引。

创新机制
产学研融合赋能绿色发展
在深化国有林场改革进程中,水口林场以“创新经营”为突破口,构建场村、场企合作新模式,探索林下经济发展路径,通过种植珍稀药用植物、发展生态旅游等多元业态,带动林场、企业与村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在技术层面,水口林场构建“科研+推广”双轮驱动体系,2020年至2024年间,先后斩获4项省级农业技术推广奖与林业科技奖,涵盖刨花楠、楠木、梅片树等珍稀树种的高效繁育技术;与嘉应学院共建实习基地,完成林场植物多样性调查并制作标本,同时与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开展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加速“梅片树高效繁育”等科技成果转化,为现代林场发展提供“硬核”技术支撑。
生态惠民
多维价值彰显示范效应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核心,是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价值的统一。”水口林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系列项目实施,目前,林场已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通过科学间伐与林下经济开发,实现森林资源的循环利用。这种“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的模式,不仅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供了国有林场实践经验,更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新路径。
从桉树退出到混交林培育,从单一经营到多元发展,水口林场以省级试点为契机,书写着岭南山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梅州答卷”。这座历经六十余载的国有林场,正通过科学规划与创新实践,让每公顷森林都成为生态安全的屏障、绿色发展的引擎,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屏障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梅州力量”。
通讯员:曹元章 刁思明
编辑:黄炜明
审核:张英昊
- ·致梅州市民防汛防台风的一封信!请查收→
- ·甘肃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初见成效
- ·安徽三部门筑牢民政服务机构食品安全
- ·内蒙古市场监管局开展节日市场督导检查
- ·全链赋能出品牌!驻翁源县龙仙镇工作队用林下菌菇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 ·山西食品生产企业实现食品安全总监应配尽配
- ·安徽市场监管系统科创成果丰硕
- ·山东出台十五条措施加强和规范执法办案工作
- ·增城迟菜心,育苗啦!
- ·山东省放心消费创建成果发布暨授牌仪式在济南举行
- ·安徽三部门筑牢民政服务机构食品安全
- ·青海省市场监管局制定办事指南 精准服务企业和群众“跨省通办”办事需求
- ·梅州日报小记者变身“青团小师傅”,解锁舌尖上的非遗!
- ·江苏市场监管执法稽查系统政企协同保护视频会议召开
- ·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春节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 ·安徽两年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减免案件处罚金额近80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