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参与制定的《粟》新国标6月1日正式实施
从6月1日起,张家正式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批准发布的口市《粟》国家标准(GB/T 8232-2024)(以下称为新国标)将正式实施,替代使用了17年之久的参制原国标。我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作为新国标的粟新实施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参与了标准修订工作。国标这是月日该中心继参与《莜麦》《莜麦粉》国家标准修订后,参与制定的张家正式第三部国家标准,标志着我市在国内粮食标准化建设中的口市技术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粟是参制中国传统粮食作物,去皮后的粟新实施小米富含营养,被誉为“五谷之首”。国标现行《粟》国家标准发布于2008年,月日距今已17年之久,张家正式随着检测技术迭代和市场需求升级,口市原国标的参制部分指标已无法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此次修订历时三年,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联合陕西省粮食质量安全中心等单位,通过全国范围采样验证、技术研讨和行业意见征集,对标准框架和关键指标进行全面优化,旨在达到通过标准引领,地方特色作物得以对接全国市场,助力农民增收和产业升级的目的。目前,我市已形成以“张杂谷”系列为代表的优质小米产业链,年加工能力超10万吨,带动数万户农民增产增效。

修订后的新国标在统一术语定义、更新检测方法、强化质量分级等三大方面进行修订,不仅细化了分类,提升检验一致性,还采用最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3-2016)作为判定依据,更加合理,同时还增设新条款,兼顾普适性与区域特色。《粟》新国标的实施,也正逢《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2024—2035年)》全面推进的关键节点。该计划明确提出“健全全谷物标准体系”“加强全谷物质量管理”等任务,新修订的《粟》《莜麦》等标准,正是落实全谷物行动的重要技术抓手。

“标准化是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张家口等地方技术机构的深度参与,不仅提升了国标的适用性,也为全国粮食节约、营养升级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未来,随着更多全谷物标准出台,中国粮仓将加速向“绿色、优质、健康”转型,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与“营养上的均衡”。

(记者 臧波 通讯员 樊东岳)
- ·“陪您飞”!“我要飞"学员赴贸促中心探讨“出海”之路
- ·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55次主任会议召开
- ·时政简讯(2月11日)
- ·桂平市两条城区道路建成通车
- ·梅州市研学实践协会换届,张自灵出任会长
- ·平南警方全力应对春节长假后办证高峰
- ·贵港文艺精品创作出新出彩
- ·【周日特刊】重读南山
- ·第九届财经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 ·港南区新塘镇签约3个设施农业项目
- ·【新春走基层】市高铁汽车站投运后的首场春运
- ·广西在建最大跨径斜拉桥平南特大桥主桥合龙
- ·梅州海关供港澳活猪远程检疫监装模式正式启动
- ·快讯丨我市召开2025年全市自然资源工作会议
- ·桂平市举行金田淮山丰收节暨农副产品产销对接活动
- ·春节假期港南区接待游客近65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