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绣:以针为笔,金线绣出浮雕艺术|岭南衣·秀新疆③

开栏语:岭南服饰兼具地域特色与多元文化精髓,凭借强大的雕艺产业集群与前卫的设计享誉全球。8月15至19日,术岭“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广东纺织服装走进新疆专场推介暨粤贸全国(喀什)对口支援经贸交流活动将在喀什举办。南衣即日起,疆③南方农村报推出《岭南衣·秀新疆》策划,潮绣出浮看岭南时尚之风如何与新疆多彩风情共舞,笔金共绘丝路繁华新图景。线绣秀新

晨光透过潮州古厝的雕花窗棂,落在绣娘翻飞的术岭指尖,丝线穿过银针,南衣在素白绸缎轻轻一挑,疆③牡丹的潮绣出浮轮廓随光影渐显——这是潮绣的日常。千百年来,潮汕人民用指尖的温度与耐心,将时光、技艺与情怀都绣进了这方寸绸缎之中。
潮绣是粤绣的重要流派之一,发源并流行于今潮汕地区,其中以潮州生产的刺绣最具代表性。作为极具鲜明地域特色的绣种,潮绣植根于文化沃土,题材广泛,从神话传说到民间故事,从花鸟虫鱼到人物山水,无一不可入绣,见证着历史变迁和民俗风情。

关于潮绣起源于何时,说法不一。相关历史记载,唐代的兴佛之俗带动了潮州刺绣用金之盛,让潮绣至今也保留着用金特征。“朱帆影里绣屏好,绿盖香中画舫行。”宋代潮州知州陈炜曾在《提湖平石壁》一诗中写道,这也是目前可知的关于潮绣最早的文献记录。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潮州等地广设绣庄、绣坊,潮绣多输入欧洲,在当时的国际市场上颇具影响力。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潮绣发展到鼎盛,品类繁多,绣工遍布城镇农村,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产值超过1亿元,可以说是几乎“家家摆绣框,户户有绣娘”。当时,潮绣成为了许多农村妇女主要收入来源,也印证了“潮州珠娘免落田,银针绣出半年粮”的潮汕俗语。

和另一派代表广绣相比,潮绣更偏重于均衡宝饱满的构图,形式更富有变化,艺术效果金碧辉煌。其针法多达200多种,常用的有像形针、锦纹针、花型针等,还有辅助性针法如旋针、勒针等。
潮绣独特的垫高绣法更是独树一帜。具体来说,即通过在绣地上铺贴棉絮,再绣上金丝绒线,使绣品呈现出浮雕般的立体感。此外,潮绣还因绣制材料差异,可划分为绒绣、钉金绣、金绒混合绣等多个绣种,每种绣种都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当下,潮绣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06年,潮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潮州统筹各方资源,积极推动潮绣保护传承工作,成效显著。据不完全统计,潮州市共有潮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3人、省级5人、市级13人。
当新疆艾德莱斯绸的灵动纹样、哈萨克族刺绣的鲜明图腾,遇上潮绣的金线流光与立体绣法,会碰撞出怎样的灵感?这场跨越千里的“绣艺之约”,正等你来赴!
撰文:伍咏言
来源:南方农村报
- ·第二届山区高速公路改扩建技术交流会在梅州举行
- ·全椒大墅镇:“老有所学”暖民心 绘就乡村“夕阳景”
- ·安徽首家跨境免税店“开门迎客”
- ·安徽省打出服务“组合拳”畅通融资堵点
- ·2025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梅州行)活动城市规划专家咨询会召开:开门问策助力梅州城市高质量发展
- ·省属企业前5月招引项目投资额逾400亿元
- ·2500个岗位等你来,合肥蜀山“招才引智进高校 ”
- ·1576.1亿元直达资金下达至市场主体
- ·禁止涉毒艺人复出未剥夺其劳动权
- ·醉美协会│老酒之名,名在岁月!安徽省食品行业协会成立酒类鉴定委员会
- ·肥东县张集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让“粮田”变“良田”
- ·为稳增长“压舱顶梁”
- ·从“大”到“优”,看广东冬瓜种业如何“育见”未来
- ·新经济发展催生新就业形态
- ·全椒大墅镇:产业+旅游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 ·我省发布企业开办服务规范
